“中国纺织报”微信公众号丨校园访谈 | 天工大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刘雍:面向未来培育新质纺织人才

发布时间:2024-08-20文章来源:浏览次数:10



校园访谈 | 天工大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刘雍:面向未来培育新质纺织人才

今年6月,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绿色染整科技创新竞赛上,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纺织学院”)的“功能化纤维膜构筑2D MOF界面协同光芬顿高效降解印染废水”“新型生物基阻燃剂在涤纶织物上的构建”两个项目分获研究生组和本科生组特等奖。这是纺织学院在新质纺织人才培养上取得的可喜成果。

纺织学院是我国纺织科技创新的前沿基地,现代纺织人才培养的摇篮,拥有‘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性能纤维及纺织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和省部级科技与教学平台18个,具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纺织学院常务副院长刘雍近日接受《中国纺织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学院以“胸怀经纬、面向未来、服务产业、世界一流”为育人目标,遵循“学科交叉、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理念,构建面向未来的新质纺织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纺织科技创新、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了人才与智力支撑。

开辟育人“新赛道”

20222月,天津工业大学收到了一封来自国家体育总局的感谢信,信中对纺织学院刘皓教授团队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提供的智能可穿戴产品表示了肯定,并感谢学校师生为我国奥运健儿在-30℃的严寒中训练和比赛时的保暖提供了科技保障和“天工温暖”。

人工智能是当今时代的重要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面向智能时代的高层次人才,既是推动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推进纺织强国建设的长远所需。”谈到育人创新,刘雍表示,学院现有的纺织工程、轻化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四个专业,均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学院积极探索新质纺织人才培养路径,夯实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根基。以纺织工程专业为例,学院以新质生产力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为指引,提出“新赛道计划”,构建面向智能时代的纺织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布局“纺织智能制造、智能纺织技术”两个领域,着力提升“原始创新、技术突破、未来胜任”三种必备能力,深入实施“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实践平台、评价机制”四项要素改革,以新质人才培养赋能传统纺织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发展。

早在2017年,纺织学院就在天津市教委和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的支持下,开设了纺织智能制造“新工科”实验班,在全国率先开展智能时代高层次纺织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2023年,学院《面向智能制造的纺织工程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等7项成果获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除了本专业课程知识,我还学到很多交叉学科的课程知识,比如大数据、计算机、人工智能等。”纺织工程专业2017级学生李亮辉是纺织智能制造“新工科”实验班首批学生。他说:“在实验班学习时,跟随老师深入企业实习,在实践中提升了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项目制’教学课程,参与到老师的科研工作中,使我对纺织科技发展和智能制造产生了浓厚兴趣,找到了自己职业发展的目标。”

继纺织智能制造“新工科”实验班之后,2021年,学院又设立了“纺织未来技术(智能纺织)”创新实验班,夯实了引领未来的智能纺织人才培养方案。“新方案加强了‘工程学科’通识与基础知识内容;精简了传统纺织原理、工艺等知识;引入智能制造、大数据等方向的课程内容;融入信息化与智能化知识等交叉学科;强化学生对接智能化生产需求的工程实践能力训练;体现了以产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教育理念。” 刘雍说。

凝塑育人“新生态”

20236月,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纺织学院陈利教授团队利用多元耦合编织技术,为返回舱‘量身定制’耐2000℃以上高温的多维编织结构增强材料,精准满足了返回过程‘耐烧蚀、抗冲击’的要求,为航天员安全着陆再立新功。”这段“天纺故事”激荡在专业课堂,也共振在学生心中。“我们要讲好纺织故事,赓续天纺精神,厚植爱国情怀,实施100%'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谈到实践创新,刘雍表示,构建“天工经纬”课程体系、打造“金字塔型”教学团队、建立“全过程”考核评价机制是纺织学院深化要素改革、塑造人才培养“新生态”的重要举措。

我们构建了以‘课程思政’为引领的‘天工经纬’课程体系。” 刘雍介绍,学院引入人工智能、信息、计算机等多学科教育资源,以覆盖纺织智能制造全产业链知识为“经”,优化纺织材料学等专业课程7门;以智能纺织技术学科交叉知识为“纬”,打造人工智能等前沿课程11门;以“创新类、实践类”课程为“梭”,新增纺织创新方法与案例等项目课程3门,“编织”出智能纺织全新知识图谱。

“‘跨界融合’是打造‘金字塔型’教学团队的特色。” 刘雍表示,由学院教师和企业导师构成“关键核心层”,负责教学实施;学校教务处与各学院、企业和实验室等联动合作,组成“专业执行层”,提供教学保障;校、院、企骨干和领导组成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形成“协同育人层”,促进协同发力。“我们按照‘关键核心层—专业执行层—协同育人层’的思路,组建‘学科跨界、专业跨界、项目跨界、平台跨界’的‘金字塔型’教学团队,制定多学科交叉融合能力达成的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形成跨学院、专业运行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平台共建、人才共育。” 刘雍说。

我们坚持以产出为导向的‘全过程’考核评价机制,拒绝‘一考定终身’。” 刘雍表示,各专业课程项目根据教学大纲和目标达成度要求设置相应的考核方式,对学生团队和个体进行精准化管理、个性化指导、综合性评价。“以国家级一流课程《纺织材料学》为例,该课程期末考试仅占总成绩的50%,教学考核也由‘一张试卷’扩展到课堂表现、分组讨论、专业调研、项目实践、汇报展示等多个方面,真正实现了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从‘粗浅型’授课过程到‘价值型’育人追求的深刻转变,学习效果、授课质量显著提高。” 刘雍举例说。

激发育人“新动能”

近年来,学院通过实施以‘穿梭课堂’为载体的‘项目制’教学、打造以‘纺织微工厂’为核心的实践平台等,不断开创育人新模式,激发人才培养‘新动能’。”谈到育人经验,刘雍表示,针对当前纺织院校学生普遍创新、应用与跨界能力训练不足等问题,学院将上千平方米的工厂缩至200平方米的实验室,建造了单次打样“50克成纱、6小时成布”、完全模拟工厂大生产技术和实践的“纺织微工厂”,并以“纺织微工厂”为核心搭建了“学创融合、虚实结合、校企联合”的实践平台;以“校内实验室—纺织微工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校外企业实践基地”为科教融汇载体,打通了“课程—项目—平台—能力”进阶式人才培养链条。目前,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的获奖项目中,约90%的项目在该平台进行过“淬炼”。

利用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将小小纱线“变身”灵敏的材料体检利器,通过手机等终端设备就可以实时、无损检测出不同材料的损伤情况,让过去复杂耗时的大型复合材料检测手段,变得轻松又精准。这是纺织学院结构与功能纺织复合材料项目组本科生团队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纺织工程专业岳佳宁同学是该团队的负责人,她说:“上大学后,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让我对纺织复合材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主动参与到结构与功能纺织复合材料课题组的相关研究中。几年来,我们跟着指导老师深入企业一线调研,在企业、实验室、课堂之间不断对项目进行探索,最终利用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研制出先进的柔性纱线传感器。”

每年,一批又一批充满创新精神的本科生、硕士生参与到新兴领域的课题研究中来,他们是新质纺织人才培养的青春动能。”谈到育人成果,刘雍表示,学院积极探索以“穿梭课堂”为载体的“项目制”教学模式,鼓励师生走出教室,在实验室、车间、虚拟空间等场景进行“穿梭”项目训练,实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的有效衔接。目前,学院设立了课程项目、课程组项目、本科生研究计划项目、学科交叉项目、毕业设计项目共五类项目。

以‘智能纺织创新方法与案例’课程组的‘智能纺织品与测试技术’‘纺织复合材料’‘纺织创新方法与案例’三门课程为例,其内容全部来源于企业横向项目和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构成了先进材料、传感系统、能源器件、综合实践等‘项目制’教学内容。我院学生与人工智能等相关学科专业同学组成项目小组,在实验室、企业间来回‘穿梭’,研发产品并进行性能优化、成果展示,完成论文、专利、创业计划书等多种形式的考核。自‘项目制’教学实施以来,学生参与率达100%,在全国各种学科竞赛中年均600余人次获奖,平均就业率达94%。” 刘雍说。



版权所有: 2014 天津工业大学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邮编:300387 津ICP备05004363号 津教备0187号